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何裕華
  在歷史建築莫名被拆、搶救保育越發困難的今天,由私人業主出資、出力,按相關規定修繕非國有文物單位,尤顯難能可貴。
  近日,羊城晚報記者在海珠區黃埔村發現了這樣一戶人家:為修繕“被文物”的祖屋,半年間跑遍多個部門求助,邀請十多個工程隊勘察,幾欲求政府拆下文保單位的牌子,最終在海珠區文博中心的幫助下,才找到價格和資質都滿意的工程維修公司。“我真的很感謝文博中心,修這老房是我幾十年的心愿,現在總算對得住祖宗,對得住子孫了。”年過七旬的業主馨姨(化名)向記者說。
  花半年時間多方求助
  一連兩周,廣州都是暴雨天,馨姨的腦海裡又浮現出去年夏天在祖屋居住的情景,不過,想著如今修繕工程隊已經大致完成屋頂重建,她內心又高興又感恩。
  據馨姨回憶,去年8月5日一場颱風後,她發現房子大廳內四條頂梁倒塌,屋頂頓時呈現一個大洞。由於房子是晚清年間所建,年久失修,早在1976年就被當時的郊區房管局鑒定為一級危房,並於1983年被較大幅度修繕過。由於近年老房又頻頻漏雨,2010年馨姨再次把工程隊請進家門。
  不過,2013年發生坍塌後,如何維修老房成了馨姨的心病。因為2012年,該房被掛上區級“不可移動文物”的牌子。雖然不明白什麼是文物,也不知為何自家房屋會被認定為文物,但馨姨潛意識有種警覺——不能隨意維修了。由於不知具體由哪個部門管理“文物”,於是,她先後走訪了街道城管科、區規劃局、區建設局、區信訪部門……
  2013年8月28日,馨姨收到一份來自海珠區文廣新局《關於儘快委托有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的單位制定工程修繕設計方案,且報我局批准方可實施》的批函。為此,自9月23日起,她就相繼邀請了廣州文物專家湯國華、廣州房屋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等專業人士到現場勘察。當時,湯國華提出三點意見:第一,如果祖先中沒有名人,此屋可考慮取消“不可移動文物”資格,因已多次維修,文物價值不大;第二,若政府不同意取消“文物”,可請相關部門幫助修繕;第三,若一二條未能落實,個人可先搭簡易棚架,遮風擋雨,不至倒塌。
  “我不想給政府添麻煩,所以還是先按照區文廣新局的回覆,找有資質的工程隊來維修。不過,這些工程隊真的不好找。後來,對全市有‘文物保護工程資質證書’的9間公司進行比價,其中5間公司估價都在25萬元至30萬元,即使是最便宜的嶺南古建園林工程有限公司也說至少要18萬元。我老兩口,七老八十了,哪裡有幾十萬元修房子?”馨姨告訴記者,由於價格太高,她又找了其他工程隊來估價,“有兩間公司認為工程不大,不複雜,只要七八萬元就能修好,但他們沒有維修文物的資質”。
  迫於無奈,去年年底,馨姨再次走進區信訪局,以“無力支付維修費用”為由,希望相關部門撤銷其祖屋“不可移動文物”牌子或允許其按照一般房屋進行修繕。
  出13萬請來專業公司
  馨姨的再次信訪引起海珠區文博中心關註,該中心負責人張曉東、劉志輝和工作人員程曉勵認真查看了馨姨祖屋保修情況後,幫其聯繫上潮州市建築安裝總公司,最後協調該公司以不到13萬元的價格“啃”下馨姨祖屋修繕工程。
  “我們找的這家公司是甲級資質的公司,曾幫海珠區修繕過不少文物建築和項目,早前我們也有把該公司名單給馨姨,但她可能覺得‘甲級’就是價格更貴的意思,沒有找這家。”海珠區文博中心工作人員說:“‘甲級’是修繕業務更廣泛、更專業的意思,並不意味更貴。不過,老百姓不懂得,所以政府引導還是很有必要。”
  對此,潮州市建築安裝總公司廣州分公司工程師餘少鋒也表示認同:“其實,非國有文物單位修繕工程量和金額都小,很少有資質的工程隊願意單個接下來。而私人業主也大都嫌麻煩,要麼不修繕,要麼隨便找建築工人來修補。像馨姨這樣的業主是鳳毛麟角,我們為她對文物的尊重和修繕祖屋的決心所感動。所以,幾乎是不賺錢幫她搶修。當然,海珠區文博中心起到橋梁作用,也不可忽視,政府就應該為更多非國有文物單位業主提供這樣的幫助,或者把整片私房修繕作為標的,讓有資質的單位投標承包,而不是靠業主自己奔走找人維修。”
  近日,記者在黃埔村看到,馨姨家已坍塌的老房又被重新架起來,4名施工人員正按照老方法重新為屋頂鋪上瓦面。“倒塌原因是桁架腐爛了,因為之前的工程隊不是按文物修繕方式修補,造成很多二次損害。例如,這種老房的瓦面是不能用水泥封死的,水泥封頂是不可逆的,是文物修葺的大忌。而且,搭建桁架用的桁條粗細不一,也沒有做防蟲防蟻措施,最後被白蟻腐蝕了屋頂,這次修繕把所有桁架都換了。”餘少鋒說,按照文物修繕應儘量利用原有物料的原則,工程隊為老房鋪了兩層瓦面,“裡面一層是新瓦,外面一層是舊瓦,一來美觀,二來外面的瓦面漏水了還有裡面一層瓦面擋住,因而也更為堅固。”
  何裕華  (原標題:私人修繕文物如走長征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ovvdifjsqezt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